close

壁上陳列.JPG

挑選樂器這一件事情可以說是對學習音樂者的第一關考驗。
一般要挑選樂器的地方不外乎「樂器行」、「音樂教室」、「網站」、「親友代購」、「老師代購」等等。
 
實體店面的好處是可以摸得到、看得到、可以試彈。對樂器好奇的初學者,幾乎都會去這些地方先問,然後摸一摸,問問銷售人員,遇到喜歡又負擔得起的可以直接帶走…這也是很多人的第一次購買經驗。
只是走進陳列琳琅滿目的樂器店面,面臨太多的選擇其實等於無從選擇,除非自己很清楚要什麼,不然這時候場銷售人員的話術就足夠左右原先的決定。幸運的遇到銷售高手,等於上演一齣現代版的小紅帽。
 
若是加入學校的社團,一般決定的幾乎都是老師,一般的家長和學生也幾乎會相信教導的老師。如果不要太離譜,一般在社團購買的樂器,應該都可以應付社團使用,而且有老師背書,將來樂器有任何狀況,老師幾乎都會幫忙處理。
當然也遇過朋友來找我們,說學校老師賣太貴,要請我們幫忙。面對熟絡又有交情朋友,我們一般都會幫幫忙;如果不是很熟,我會直接告訴他們,售後服務也是成本,該人家的就該給人家賺。
 
認真來說,選購樂器的考量應該是夠不夠滿足真正的需求?也就是如果只是想單純玩一玩,找個平均點的就可以;如果過程玩出了興趣心得,那遲早會對手上的第一個樂器覺得不夠用。換句話說,如果是想好好學的,買好一點的樂器反而是划算,也就是得考量真正想要跟需求。
好玩的是,沒有人知道可以堅持玩多久?有些初學者一開始興趣信心滿滿,但遇到關卡,卻放棄得很快;有些一開始覺得只是玩玩,卻透過堅持不懈的練習與學習,越來越有興趣與心得。所以剛開始,誰也不知道半年後會如何?幾乎都不太會選擇太高級的樂器入門。
 
當然,樂器聲音的好壞跟個人喜好沒有絕對的關聯,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有人覺得音量大、很響就可以;有人只要看到粉紅Hellokitty就覺得遇上了情人,腦袋斷片失去對樂器音色控制判斷能力…每個人要的本來就會不一樣,沒有絕對好壞。但有一個約略的共同標準,就是對音色的評斷比較偏向「溪山琴況」裡面的形容詞「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彩、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這邊一共24個字,每一個字都可以是一本書,但這些都只是形容詞,對於音色探討的論文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好好看一看。
文字的形容詞如何體現轉化成音波的聲音?真的如佛經上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光是一個音色很「亮」,就足夠讓我們爭論不休,沒有經過真正的彈奏,聽到真正樂器發出的聲音,是體會不到的。
 
再來是挑選樂器的現場音響。
對於一般樂器而言,樂器發出的音響與空間有很大關連。在專業琴房跟經過設計的音響空間,音波的反射經過適當的吸收與折射,針對不同的需求會產生最好的效果呈現,如專門針對聽眾的演奏廳跟專門針對收音麥克風錄音空間就會設計得很不同。專業的耳朵當然能判斷樂器放在架上,跟實際演奏上的差異,管樂器還有熱最嘴熱管的差異。

這些一般初學者真的容易判斷?

不懂的狀況又加上遇到不是很有良心專業的銷售員,很有可能買到店家想賣卻不是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樂器。再加上許多家長的考量都是我的小孩才剛開始學習,不要賣太高級,所以很多人才會選擇第一次不要買太貴或太離譜。

除非對聲音很有信心,所以第一次購買,大多透過自己的老師幫忙,或學校團體訂購,或認識的親友幫忙。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g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