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免費山水畫.jpg
在宋代《五燈會元》卷十七有這樣一段故事:「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
 
一般人都把這段話解釋成對佛學禪學的境界體會不同,而產生心境上的差異。不過解釋的過程或意義,是見仁見智的。曾經聽過這樣的解釋:將錢比喻成山,在「見山是山」的階段是覺得錢是萬能,一定要賺很多很多的錢,才能過好生活。等到發現金錢不是萬能的時候(例如金錢無法購買換取時間或生命),就進入「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對原先信仰的產生質疑。等到經歷風花雪月、繁華落盡,看清善惡對待、體會個中三昧,就會進入「見山還是山」的階段。這時候不會全然贊同金錢或反對金錢的能力,而會好好善用金錢,將金錢做更有效率的應用。
 
這樣的解釋在我看來是很具體又有趣的。若將這段話放到對音樂的體會與學習過程,也是說得通的。
 
在「見山是山」的階段,會覺得音樂就是必須要彈得熟、彈得好聽、演出就是要穿得漂亮(女生要禮服露肩、男生要西裝)、比賽第一名的才是高手、音樂會就是要彈讓人喜歡聽的曲子(最好是首演)、貴的琴一定比不貴的琴好、音樂一定要有快板才好聽、傳統曲目是老人才聽的、、、、、等等等一堆既有的印象或想法。
 
到「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就是對上述的種種產生質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會開始覺得也許在完美的呈現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還沒體會或發現。
 
等到了「見山還是山」的階段,才能真正放下世俗眼光,重新看待音樂的美好,重新體會音樂所要傳達的情緒與力量;會真正了解,天下滔滔之聲莫不美好,只是存乎一心的反照。
 
不過前提不能太空靈、太形而上,音樂這個聲音藝術發生過程中的音準是必要的,拍子正確是必須的,節奏亂了也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依指望月」是按照手指的方向看到月亮,看到月亮是最終目的,依照手指的方向是過程。但如果手指不是穩定的呈現方向的可靠性,手指這個載具就失去應有的功能,月亮也就看不到了。
 
所以其實這三個境界也可以解釋成「正反合」,是辯證的過程,也是必須經歷的階段。沒有歷經這些不同的體會階段,很難真正看清事情的原貌。深執兩端都是偏頗,離卻中道,難證不二。堅信音樂必須如何如何的,跟反對音樂如何如何的,都會讓自己失去體會音樂美好的機會。
 
好玩的是,必須先是「見山是山」,才有辦法開始學習。對小朋友而言,如果不告訴他,用功念書有好成績是重要的、第一名是無上的榮譽、好學生要有好的行為道德、、、、、等等等,會無法教小孩的,因為會失去標準與依據。必須告訴他,什麼樣的行為和準則是對的,是人類都應該遵守的。
 
等到了中學或大學階段,開始會知道,原來大人的世界,大千世界不是這樣單純的,第一名的學生不一定是最優秀或最成功的(拜託這時候不要讓我解釋何謂優秀或成功)、有錢不一定都是快樂的、整成台灣第一美女還是有人會嫌棄不愛的、、、、、、這時候就是見山不是山的反差。
 
所以在還沒有體認「見山是山」之前,是不適合告訴他「見山不是山」的。也是因為知道山是山,才會懷疑山不是只是山!
 
等到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都知道了,就會進入「見山還是山」的人生,一樣是好好遵守交通規則,卻不是像當初剛上路時怕出事或警察抓,而是知道了這樣是對大家都安全,並心甘情願乖乖遵守。
 
在音樂學習或欣賞或演奏的「見山是山」境界,會產生讓人持續前進的動力;進入「見山不是山」,會發現困難與反差並試著突破瓶頸;最後進入的「見山還是山」,並非就是大成,其實也還在學習的一環,就如明道禪師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待續....
 
arrow
arrow

    cheng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